1、糧食烘干塔的啟動:使用三相電源啟動后電氣旋轉方向是否正確,觀察工作電壓是否符合要求,一般應在校準值±100%范圍內;如果使用單相電源,線路和傳輸設備的容量應足夠。燃燒器未著火時,應在點火時停留片刻,要求30S內按“重新點火”鍵,按“干燥”鍵。
2、進料要求:進入糧食烘干塔的顆粒,雜質一般應小于2%~3%。含雜量多,除了能有效減少糧食干燥、能源浪費外,還會發生過頂、循環不均勻、甚至堵塞等故障,嚴重時難以進入糧食。要多裝雜糧,必須先養網。全飼料小型聯合收割機收獲的大米清潔度在95%左右,需要清洗后才能進入糧食烘干塔。每批糧食裝載不得超過額定容量,否則會堵塞或損壞電機;但也不能過少,否則容易造成鼓勵周期紊亂失敗。
3.烘干溫度:種子烘干時,籽粒溫度應保持在40℃以下,以保證發芽率。糧食烘干后,要使糧食品質不受影響,糧食溫度應控制在50℃以內。現在大部分的糧食烘干塔只反映表的溫度而不是谷的溫度,而是空氣的溫度。進風溫度應根據糧食品種、裝設糧食數量和外界空氣溫度正確設置。當粒量較多時,外部溫度較高,入口溫度較高,具體方法應根據說明書選擇。
4、脫水速度:風量大,風溫高,裝糧少,脫水速度快,但糧腰率上升。因此,烘干塔設備廠家建議必須按規定操作,將脫水速度控制在設計范圍內。間歇式循環干燥機每小時脫水率低于2%,有的機型不超過1%。對不同含水率的糧食進行同批次干燥,可采用兩段干燥,即當脫水達到18%時,停止操作5h以上,再繼續干燥,直至水分入庫。也可以采用室溫風干后再進入連續熱風干燥。
5、干燥程度:不同的糧食儲存,有不同的干燥要求,一般大米可掌握粘米脫水至13.5%,后期大米脫水至14.5%。帶自動含水率測量裝置的糧食烘干塔在初次使用時應檢查讀數是否正確,必要時糾正。檢測水分時,應將不同的顆粒調整到相應的顆粒位置,這樣讀數才不會錯。如采用人工水分計測定,應間歇測量3~5次,待所有水分達到干燥要求后才可停機。注意,在干燥后期,隨著谷物含水量和重量的減少,不太飽滿的谷物會被排風機排出。因此,后期要檢查排氣情況。一旦發現有顆粒再次吹出,應適當關閉排氣扇的風門。
6、安全操作:在糧食烘干塔操作過程中,現場一定要有熟悉的操作人員,周圍不應有閑散的人。工作時不要接觸燃燒器,入糧時不要把手伸進料斗;故障排除應在機器停止運行后進行。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并配備滅火設備。